第(3/3)页 罗尔夫无奈,只能协助麦利弗进行他的试验! 磁谱仪主要是探测反物质,而反物质,将在大型强子对撞机中产生。 其产生的过程极为简单,即将原子通过“质子分离器”踢除一个电子,从而获得质子。 上亿个这样的质子聚在一起形成“质子包”,再分批将“质子包”发送到加速器的束流管中,随后不断加速,当加速到极为接近光速,直接轰击固定靶! 值得强调的是,撞击固定靶模式,可以产生在撞击前不存在的新粒子,而这些粒子,是由高能束流中的能量在碰撞时转化成质量而形成的! 根据“能量与质量相互转化”的原理,这种形成的新粒子为“带负电的质子”,即反质子! 科学家们为了方便研究,往往会将“反质子”和其他方法获得的“带正电的电子”(反电子)结合,形成“反原子”! 这样的过程他们已经做过很多次,各项数据相当丰富! 而麦利弗认为,只有撞击的瞬间,才能够模拟中在太空中探测的环境,因为太空中的“反原子”大概率也是以接近光速的速度在运行! 如果在撞击的瞬间,磁谱仪能够探测到,就说明在太空中也可以! 对撞机的使用权并没有等太久,因为李竹林早就跟这边通过气了,提前清场,好让麦利弗能够顺利完成试验! 在对撞中心,科学家们在麦利弗的指导下,将早就准备好的“质子包”发送到高能束流管中。 随着一阵嗡呜声响起,加速器开始迅速运行。 麦利弗会进行多次测试,一次是将磁谱仪直接放在撞击点旁边,一次是与撞击点之间隔着一道墙,如果这次也能探测到,那么就会将仪器放在十公里外。 而幸运的是,被改造过的磁谱仪成功了! 甚至是在50公里外,也能感应到强烈的信号! 为了获得更多的数据,麦利弗甚至让随行的修仙者扛着磁谱仪瞬移到100公里外的地方,然后换多个点进行测试,这些地点和撞击点之间存在的障碍各不相同。 可是得到的信号数据,只产生了微小的差别! 这意味着,如果是在太空中,当探测到“反原子”时,麦利弗有充足的时间准备捕捉!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