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八十五章 回归大宋的秦桧-《北宋不南渡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3/3)页
    赵榛将都城迁至了应天府。
    应天府东临徐州,西至开封。
    南接淮扬,北抵山东。
    战略要冲,却无险可守。
    易攻难守,实在是兵家必丢之地。
    如果不用大量的兵力驻扎左右,那是金人敢来就敢投。
    李纲和张浚都已经将定都于应天的利弊都分析给赵榛听了,这些赵榛都已经心知肚明。
    但赵榛还是最终下了决定,驾临应天。
    应天府总归是四大都之一。
    城池庞大之外,应天学院的号召力下,天下的才子佳人都云集于此。
    当赵榛在亲兵的互送下,和其他的皇室成员率先抵达应天府的时候,大小官员,以及平民百姓皆出城相迎。
    按理说,迁都如果不着急的话,最好应当在应天府修建完宫殿之后,才能迎接皇帝的到来。
    就像朱棣是在紫禁城修建完成之后搬到北京,现房肯定要比期房更加靠谱。
    但对于赵榛来说,他已经没有更多的闲工夫继续等下去,迁都的事情已经迫在眉睫。
    宫殿的地基还没挖,一大票人就已经风尘仆仆的转移到了应天。
    那应天府衙被改造成了赵榛的临时行宫,至于宫殿的事情。
    张浚也提过,修宫殿是肯定必要的,但规模上却不应该大兴土木。
    开封的皇宫本身在各大王朝中算起最小的存在,而赵榛再这基础上让其再次缩水一半。
    人力物力浪费在这个事情上太没有意义。
    另一方面。
    李纲向赵榛推举了一个叫做……秦桧的人才,据说刚从金人手中逃回来。
    第(3/3)页